散文|青藏行 ○张志娟

新闻来源: 局企业文化部   发布日期:2016-08-12

■散文/○张志娟

对于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同过学的、一起共过事的人们,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对当年的点滴细节,总在心里萦绕不绝。而对于每一个上过青藏线的、参与过青藏铁路建设的、亲身感受过青藏高原的神秘与高远的,同样会有种特别的情愫。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很荣幸,我也算是经历者之一。

2002年9月,五公司成立了首个青藏铁路宣传采访小组,四名成员分别为时任公司团委书记的张望、宣传部李茂、组织部沈文胜,而我还只是基层的一名通讯员。 虽然我不是直接参与青藏铁路新线建设,但能有机会走进这里的建设者、亲身感受建设的艰辛和对外报道建设中的感人事迹,已然非常庆幸。这次出差,是我工作经历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珍贵记忆。

当年,五公司承建了青藏铁路一期、二期工程,成立了第五项目队。我们在那次釆访报道仼务中,西宁是第一站。当时,公司承建的扁大和大久项目,同样地处高原,施工和生活环境不比青藏铁路好到哪儿去。在最远的昌马河工地,我们看到,在世界上最纯净的天空下,点缀着工友们住的绿色帐篷。 我们沿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一路向北,到达格尔木。

在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距离格尔木市不远的一期工程项目部,也就是青藏铁路新线的起始标段,我们釆访了时任项目副经理的周金才,并与他一道前往工友们的宿舍走访谈话。 重拾青藏话题,顿然忆起“青藏线上无小事,事事都是政治事”,工友们的吃饭、住宿、通讯、娱乐、洗澡、如厕等等,这些在内地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生活事,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都是大事,每一个从雁石坪镇下到格尔木的同事,第一件事必定是洗澡、理发。

一路来,我们既震撼于高原的阳光、蓝天、白云,更被每一位可爱可亲的建设者事迹所感动,我们用“红景天”、“格桑花”、“高原红”、“骆驼刺”来形容他们,他们是企业最可爱的人!采访回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高原的蓝天白云总在脑海里萦绕,挥不去那里的天、那里的人、那里的事,正是心怀这些感受,我才得以完成后来撰写的报告文学《与雪山同在》。

当然,我们的收获不止于此,“四人组合”在半个月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忘不了一路的欢歌笑语,忘不了海拔5200米高地的呼喊,忘不了缺氧造成的头疼欲裂,忘不了路边那对藏族情侣脸上的高原红,忘不了绿皮车上的彻夜长谈……

青藏之行,记忆犹新,却也有丝遗憾。因为考虑到天气变化恶劣,时任第五项目队经理的翁赋勇担心我们的身体,未同意去雁石坪工地。我们的脚步止于唐古拉山口。

然,遗憾之下,更念念难忘此行。

《铁道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