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行》的出炉 ○春晓

新闻来源: 局企业文化部   发布日期:2016-04-05

2001年3月的一天,报社领导把我叫进他的办公室,交代了一项当时我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就在前一个月的月初,局赴青藏铁路考察组由合肥出发,跨越皖、鄂、豫、甘、陕、青等省区进入格尔木,对即将开工建设的青藏铁路进行前期考察工作,我采写了《赴青藏铁路考察组昨启程 集团公司领导及机关职工为之送行》的消息。

“考察组成员刚从青藏高原下来,人困马乏,正在休整,中央媒体已经播发了‘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的消息,全局的干部职工又急于知道考察青藏铁路的过程和结果,咱们的报纸不能被动地等待,所以由你写一篇反映这次考察青藏铁路的通讯,下期见报。”报社领导一口气说出他的想法和决定,那决断的目光让我无法拒绝,也不能讲任何条件。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在中原出生的我来说,青藏高原一直是个充满神奇和梦幻的地方。除了在书中读到的故事、从电影里看到的风景,我对它的认知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更何况我并没有参加这次考察活动,没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但作为一篇到青藏铁路沿线考察的通讯,它是需要用一定篇幅的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经历过程叙述以及典型故事情节来作支撑的。

报社领导所给的时间只有区区三天,我该从哪里下手呢?理出自己的思路,我先从报社资料室找来有关全国铁路规划、中央领导批示、青藏高原、西北铁路建设、格尔木当地历史、经济发展及风土人情等内容的书籍。白天找考察组成员采访,了解他们脑海里留存的考察印记和情节,尽可能多地获取第一手素材;夜里翻阅一本本书籍,摘录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经济、风俗等资料;吃饭时思考和琢磨文章的架构、编程和用词用语;半夜还会爬起来,把睡梦中“冒”出来的词语记到纸片上,唯恐天亮醒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弥足珍贵的是,我竟然查找到了我局曾经参加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关角隧道建设和格尔木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的资料。

写作中,不断与前方联络,记下菜市场各种蔬菜品种和价格的时任局办秘书董奎,在车上不时摆弄第一次使用的摄像机、刷牙时眼看着被高原气压挤出牙膏的时任宣传部宣传科科长许国,面对高原崎岖起伏漫漫长路和变幻莫测气候变化而无所畏惧、纵情高歌《青藏高原》的卫生处职工包国民、防疫站科长徐俊杰,主动邀请因严重缺氧而疲惫不堪的考察组成员到帐篷里作客的纳赤台哈萨克牧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通讯中次第“亮相”,一段段生动的情节在他们的脚下层层展开,如诗如画,引人入胜,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长篇通讯《青藏行》发表后,在读者中引发了很大震动,也激发起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激情和勇气。他们纷纷向所在的单位或部门报名参加青藏铁路建设,有的还亲笔写出《请战书》交给局、公司领导,誓言“不怕高原缺氧,顽强拼搏奉献”、“青春献青藏,雪域铸丰碑”,为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图为局党政工团领导与青藏考察组成员合影,并为之送行。

《铁道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