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将至,各大媒体话题榜上,除了“建党95周年”、“欧洲杯”外,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青藏铁路通车十周年”了。
从中央到地方,从建设方到运营方,从集体到个人,从去过青藏的到没去过青藏的,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向“青藏铁路”致敬。
有关报告显示:“青藏铁路通车十年来,没有对青藏高原生态、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觅食、迁徙和繁衍造成影响”。
国务院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绿色环保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这里是黄河、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5大水系的发源地,也是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国家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6摄氏度,植被破坏后很难或根本就无法恢复。
在这样一个生态极为脆弱的地方,要建成一条纵贯高原腹地长达1142公里的铁路,沿线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非常脆弱,途经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其建设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也难怪外国专家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永远到不了拉萨”。
欢迎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