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NOTE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赓续百年的中国青年运动,开启了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它所延续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的先进价值观。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早已成为历史的共识。我们相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不仅是100年前的历史命题,也是今天我们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

当前位置: 首页> 我们在行动> 主题征文活动> 列表

风雨测量人

发布时间:2019-05-03 20:15:54

5月4日,青年节,北京,中铁大厦一楼报告厅内,“中国中铁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刚结束,观礼人群缓缓离场。

LED大屏幕下,各单位获奖人员被同事簇拥着,抢先占据中间位置合影,另一旁,李振洲将奖杯和奖状在桌上摆好,弯腰举着相机,认真构图。“发给我媳妇儿和儿子看!”李振洲略带腼腆地说。

李振洲是中共党员,是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的测量工程师,是刚才的颁奖典礼上,“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

一位普普通通的测量人员为何能从几十个单位中脱颖而出,在整个中铁系统仅选出十人的评比中占据一席之地呢?这或许要从他十九年测量生涯的最初说起。

【想跑先要会“走”】

1999年,刚满20岁的李振洲毕业后被分配到中铁四局,在秦沈铁路某工区从事线路工作。项目点多线长,测量队人手不足,队长立马就想起李振洲这个愿意吃苦又机灵能干的小伙儿,找领导好说歹说要了过来。

抽调到技术室的李振洲也格外兴奋,这是对他极大的认可!不过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小盆冷水——就在李振洲打算扛着仪器跟在师傅后面去工地实测时,师傅指了指桌子上的书说:“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啊?把那本书啃完再说!”学校教的知识和施工现场的差别是巨大的,李振洲抱着书,对照现场既有数值计算各种角度、距离,再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的数据作对比,算不对就不回去。凭着这股子韧劲儿,三个月后,李振洲通过了师傅的“考验”,正式开启了他为之奉献整个青春的测量人生。

【发自内心的喜悦感】

从能够主镜独当一面开始,直至如今担任公司精测大队副队长,李振洲坚持下了项目就要动手,绝不只能只指手画脚干看着。

2001年,李振洲在青藏铁路高海拔、缺氧的恶劣条件下,测量员们要背着相当于平原上15公斤重的仪器漫山遍野测点放线,有时甚至能见到野狼从不远处走过;

修建洛湛铁路的工区位于湿热的南方,他被毒蜂叮咬,送到医院时已经人事不省;

地铁隧道内测量场地狭窄逼仄,夏天高温时隧道内可达60℃,每天衣服都能凝结出颗颗盐粒…

问到觉不觉得辛苦,他这样回答:“这么多年走过来,酸甜苦辣都有,到现在反而乐在其中。隧道每接收一次,真的很骄傲,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感。”

【正中靶心!】

测量被称为工程的眼睛,而在地铁施工领域,这双“眼睛”还要有“透视”功能。与铁路、公路的地面测量不同,盾构的测量是在地下,既没有可见光,也没有参照物,测量人员就是要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为盾构机指明前进的目标——重重土体后的接收洞门。

2015年,公司郑州地铁项目部,由于该区间盾构接收洞门直径为6.6米,而整修后的盾构机最大直径达到了6.5米,两侧预留空间只有往常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两层楼的A型盾构机如何穿过仅比单侧机身宽5厘米的B型洞门?为了控制测量精度,李振洲创新测量方式,反复对比各种测量方法,一项项排查、克服光线、粉尘、磁场、气压、温度、仪器等所有可能存在误差的因素,最终盾构机犹如正中靶心的箭一般精准出洞,这是李振洲最自豪的事。

【不吃透不罢休】

其实,李振洲之所以在每个项目中都能够准确找出最精准的测量方法,之所以经手的每个项目都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正是因为在不为大家所见的地方,他所经历的无数个点灯熬油、忘我学习的日子。每次接触到测量领域的新方法、新问题,李振洲都如获至宝,不吃透不罢休。

2015年,武汉地铁项目部由于盾构测量系统老化、盾构机盾尾存在变形,项目测量队无法解算盾构始发刀尖、盾尾三维坐标,公司领导几番权衡后将这项难题交付给李振洲。

同样首次接触该领域问题的李振洲二话不说赶赴一线,他首先收集了该盾构机不同时期的始发数据,仔细解算验证,并将解算成果发至局测量专家进行复核,从而得出验算方法及步骤的正确性。然而,确认解算方法只是理论上的验证,该盾构机在该区间已掘进了1.7km,盾构机尾部已出现变形。为了确认盾构机二次始发的姿态,他带领项目测量队对盾构机中盾尾部、盾尾每隔1米测量一次横断面……通过种种实测、分析、印证,在连续工作48小时后,他与项目测量队的小伙伴们终于如期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预定任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慎终如始无败事 】

虽然所掌握的技术都是经过他多年沉淀和不懈努力得来的,但李振洲并不藏私,工作中他手把手将自己获取的关键技术及新知识毫不吝惜地传授给其他同志,还通过“导师带徒”活动收下了不少徒弟。

“不能用脚踢脚架”、“再刺眼也不能用帽子遮全站仪,要用纸板挡阳光……”身担“师傅”职责的李振洲十分严厉,也正因为这份严格峻厉, 2012~2014年度作为公司测量专业总教练时,他所执教的团队在局第五、六、七届青年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蝉联测量专业团体“第一名”。

如今,李振洲带出来的大部分徒弟都成为了各项目测量工作的骨干,不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解决测量难题。李振洲对徒弟说:测量工作要越干越惊心,不能相信别人怎么说,要相信一个个亲手测出的数字。

【特别的“言传身教”】

谈起“家人”,应当是大多数筑路人心中的隐痛。如果说7年前,李振洲最大的遗憾是欠爱人一个完整的婚礼,那么 2011年孩子出生后,李振洲最大的遗憾,则是缺席了儿子童年的太多时光。

孩子出生后未满月,他就匆匆赶回项目;孩子高烧住院,他只能在工地看着视频里红彤彤的小脸;孩子幼儿园毕业典礼,他在全国各项目辗转奔忙。很长一段时间,李振洲给儿子打电话,根本不受理睬。因为错过太多与孩子互动、建立感情的美好时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爸爸可能是一个模糊的身影,是电话里面的声音,甚至是一块盲区。

对于工作单位,他是一名员工;但是对于家庭,他也是一名父亲。渐渐认识到双重责任的李振洲工作愈发认真,只为了尽快完成手上的工作,多挤一点时间陪伴儿子。

李振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测量车站隧道上万米无差错;2015年10月被评为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11月被股份公司评为特级技师;如今再被评为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

偶尔得空,李振洲会与儿子一起分享带回的奖状、证书,小家伙虽然还不明白这是什么,但他知道带着这个奖章很神气!眉飞色舞地说他要跟爸爸一样,也去拿奖状。看着欣喜的儿子, 李振洲的妻子感慨:“这或许也是一种言传身教吧!”

采访快结束时,我问李振洲这十九年测量生涯有什么感悟?获得如此重量级的荣誉有什么感受?

(张蔷蕾、李艳肖)

李振洲一直不太善言谈,可这次给出答案却很快:“我没觉得我有多特别,干工程的都很辛苦。我搞测量,搞得再好,我一个人一个岗位也弄不出一条地铁出来。是很多个岗位共同的付出,一起配合,一心为了把工程建好而努力,才有最后的工程完工。我只是其中一环。”